查看原文
其他

舰载直升机的着舰神器,没有它可不行

2017-10-06 看航空 看航空

本文大概

1500

读完共需

8

分钟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军事的多样化,立体化、多层次发展,使各国海军迫切需要掌握海上制空权,维护海洋权益,保障领海安全。而搭载直升机就成为了现代战舰标准配备之一



由于直升机对起降场地要求不高,因此在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给人的印象就是,无需刻意准备,直升机就能在任何地方安全降落。然而直升机在海上舰艇上起降,特别是在中小舰艇上起降,与陆上起降有很大不同,直升机的安全面临着更大危险。



较小型的军舰(驱逐舰和护卫舰)在风浪中摇摆的很厉害,特别是纵摇会上军舰尾部(直升机起降平台通常在舰艉)剧烈地起伏,使舰载直升机在降落时很容易强烈地撞击在平台上,造成损伤。


舰载直升机想要在摇摆不定的坚挺上立足,不是单单依靠直升机本身的抓地力就够了。在面对四级以上海况的时候,舰艇通常摇摆角度在可能会在正负15°范围,外面的浪高2-2.5米,此时哪怕你是大型万吨舰也要随波逐流。所以,更别说你个小小的舰载直升机了。



so!要想着舰,

必须给舰载直升机上套保险装置,

就是直升机辅助降落系统。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舰载直升机着舰助降装置应该也包括为了安全降落而设置的定位系统、惯导系统、计算机、显控台、飞行甲板标志、灯光信号设施、指挥通信系统、导航系统、雷达等等,由于这些设备并非只用作引导直升机,小编就只介绍直升机在降落瞬间,为安全降落和快速固定及出入机库牵引所设置的特殊助降系统吧。



目前世界上主流的直升机助降系统,

法国“鱼叉”,加拿大“熊阱”,俄罗斯“渔网”等。


俄罗斯“渔网”




俄罗斯人搞的比较粗暴,为了能够保证直升机安全着舰而不至于倾覆翻转甚至滑落下海(这些事早期舰载直升机经常遇到)。斯拉夫人用了一张粗糙的尼龙大网来完成这个工程。卡系直升机就好像进入大网的猎物一般,机轮陷入大网之中,不能轻易摆脱,这就算完成着舰工作了。太粗暴简单了,虽然中国在引进卡系直升机的时候同样引进了这套装备,但是根据我们实际试用后表示,四级海况条件下想着舰,难度那是相当大了。所以并没有在更多的机型上进行试验。


加拿大“熊阱”




“熊阱”助降系统是由较早的“E”系统改良升级的,第二代的“熊阱”在甲板上不需要圆形区蜂窝,用的是方格盒状的快速固定器,而张力钢索则是储存在舰上的,直升机临空时,先放下的是导索,供甲板人员系紧张力钢索,随后飞行员回收钢索并固定在机腹下的探针上,并配合舰上收紧钢索的动作,将直升机降下,使探针落进快速固定器并被迅速夹住。甲板人员随后在机尾布置钢索,利用绞机调整机身进入机库的方向。最后由固定器沿滑轨将直升机牵引入库。



加拿大还有最新一代的ASSIST全自动助降系统,最主要的是在直升机和甲板上新增了红外装置(夸张的说就象我们考驾照里用的)以协调舰机,而甲板上的快速固定器改成了凹型,直升机着舰触地时,快速固定器快速移动撞向直升机的探杆并咬住,而后快速固定器原地将机身调整至进库方向,至此完成助降工作,可见该全自动助降系统保证了舰面人员的安全。



法国“鱼叉”




这种鱼叉式直升机助降系统的原理是,在起降平台中间设有格栅,而直升机下部带有一个类似鱼叉的装置。当直升机接近平台一定高度时,先伸出鱼叉卡住格栅,然后通过动力装置把直升机逐渐拉下来。这样直升机与军舰间是钢性连接同时运动的,即使舰艉在风浪中突然提高,直升机也会相应地被推高,不会有突然撞在甲板上的风险。


据国外数据统计显示,舰载直升机事故中,80%的事故出现在降落阶段。舰载直升机从进入航线、对准中线到着舰这12秒,被称为“恐怖的12秒”。而近年来,随着直升机着舰助降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着舰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事故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这些直升机助降装备系统,

就像无形中牵引的手,

将舰载直升机引回舰艇平台。

这是生命与安全的使命!


编辑:惠佩

排版:侯嘉麒

监制:王兰

往期精彩

他们用相机撷取瞬间,定格航空工业丰硕成果……


如果不是为了人民,那还能为了谁? 

国防部宣布歼20列装部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